一、現代企業三要素:老板,團隊,文化
文化是從下流去反映上流,文明是從上流去引領下流;
影響別人做人的人是哲人,引領別人做事業的人是偉人,領導別人做事的人是領導人;被人影響思想的人是凡人,被人引領做事的人是普通人,被人驅使的人是下人;
企業做不大是技術能力問題,企業走不遠是企業文化的根子上有問題。
企業文化起源于老板文化但不等于老板文化,只有將老板文化上升為組織文化才是真正的企業文化。信息源:揭陽人才網_www.0663job.com_雄鷹標志
再牛逼的企業文化官若改變不了老板思維,即使是再科學先進的企業文化體系也只是一堆廢紙。
品牌是企業思想的外部化,商品是巿場趨勢的企業內部化;信息源:揭陽招聘網_www.0663job.com_雄鷹標志
企業經營品牌從本質上講是人類社會的高級文化行為,中國傳統之所以會"重農抑商"除了民族自身因為無知而狹隘,還在于因為文化落后而偏激與排斥。
二、企業文化到底有什么用
1、企業文化的本質功能是避禍端,強戰力,抗風險,保長遠。
2、企業文化是企業這個巨人的精神靈魂與大腦,它既決定了企業的長遠戰略,又體現在企業的細枝末結和方方面面。
3、企業文化是企業這座大廈的鋼筯支柱,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集團如同沙漠中筑大廈——越高大越危險。
4、企業文化起源于老板文化,但卻壯大于企業組織。企業文化成長于老板的某一個核心優點,但最終必須成為系統規范的組織文化體系。
5、史玉柱之所以能起死回生成為中國的經營之神,最關鍵的問題不是他個人有多高明而是他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信任力,他能把個人魅力上升為組織魅力,組織魅力是最高層次的企業文化。
6、閩南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拼文化",這種文化僅僅適合于企業初創階段。因為現代國際企業集團需要的是普世文化的核心——"責任文化",因為只有用責任來影響和約束員工,管理層,老板,社會,國家,民族,才能確保企業,品牌,國家永續發展,除此之外什么文化都是暫時性的,一點代面的。
7、樹立"文化立企,品牌立國"既是現代國際企業的使命戰略,更是實現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途徑。因為科學的企業文化必須是對上體現國家愿景,對下銘志和彰顯企業的獨特個性與主張。
三、怎樣構建系統科學的企業文化體系
企業首席文化官是企業的心臟與大腦,是企業文化建設成敗的核心與關健。
1、首先是用眼看,用心聽,抽絲剝繭地甄別出企業成長壯大的企業文化之"魂"。
2、梳理并科學設計出企業文化架構,將梳理出來的文化結點各安其命,放準在整體架構中相對應的位置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看企業文化體系中還缺少什么?
3、一手抓緊文化體系建設,一手?組織建設;一手?集團上層溝通,一手?制度流程建設,特別重要的是《現代企業人才評價體系》的科學創建與運行。
4、系統規范,先進科學的企業文化體系是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唯一保障,而絕不是最初起源于老板個人身上的某個優點。
5、先進科學的企業文化體系包括:先進科學的文化理論體系,系統的組織行為規范,健全的企業制度流程三大要素系統,三大系統要素彼此支持,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四、最失敗的企業文化建設是
1、企業發展幾十年了還拘泥在企業文化的原點一一老板文化上;
2、企業文化邊走邊看,缺啥補啥不系統;
3、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兩張皮沒關聯;
4、墻上掛口號地下在喊叫;
5、掩苗助長急功近利看當下;
6、對上沒想法,對內沒做法,對外沒說法。
五、沒有先進科學的企業文化,就不可能有永恒的企業和品牌
有人問老韓為什么不寫像李光斗葉茂中那樣的操盤方略,非要寫站在國家戰略前沿這樣吃力不討好的高論呢?我笑著回答他們,李和葉的東西你都已經知道了,我再去寫那不是重復建設在浪費國家資源嗎?我現在寫的恰恰是舉國體制下都不懂才沒有的東西,所以才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啊!
中國品牌現在的根本問題不在戰術上而是在戰略上,若繼續用藥于戰術只會加速民族品牌的死亡進程。比如為什么國產品牌無師自通地都會像模像樣地去模仿國際大牌,可是為什么都做不出屬于自己民族個性的品牌風格呢?為什么同為亞洲鄰國的日本和韓國的品牌,消費者一看就知道是他們國家的品牌呢?
因為,中國品牌沒有國家品牌的戰略思想在主導啊,所以即使企業的技術再高也都是在替他人作嫁衣。比如,滿大街和滿網絡上千篇一律的都是不知名的"國際大牌",而中國特色的"民族小牌"??死也找不見?
因此,一個失去文化信仰的民族不要說是什么自尊了,就連一個成功的民族品牌也都不可能有。任正非,柳傳志,馬云究竟是在做生意,還是在做品牌我不用說,你懂的!
所以,你不要去看哪個企業大?哪個品牌有多亮堂?只要你到他的終端走上一圈,看一看是他的新思想,新產品,新陳列,新促銷,新導購中究竟是那一項吸引了你的眼球?又是什么策略刺激了你的錢包讓你愿意購買?這才是品牌,其它的都是在扯淡!
六、現代企業如何開展企業文化體系培訓
鑒于筆者在1997——99年在臺灣大學國際傳媒學院的三年專業走讀學習閱歷和多年大學的執教經驗,再結合自身多年的企業培訓經驗和實踐心得,目前本人已經探索出了一套全方位,多層次,于教于樂于考于傳播的"四維一體立體企業文化專業培訓模式"。具體要點如下:
1、規范梳理出鏈條式培訓內容:從價值觀到方法論,再到實踐載體的三位一體企業文化理論體系一一系統化的企業員工行為規范(大、小)文化手冊——健全科學的制度流程體系手冊。
2、將高管層一一總監和部長級——主管級以下員工共分成三級培訓學習對象。
3、明確各階層員工遵守和應當熟悉和掌握的基本內容。部長級以上必須系統領會三位一體理論體系,熟悉企業員工行為規范大守冊,全面遵守公司制度流程;主管以下員工除了必須全面遵守制度流程外,還應該熟悉和遵守企業文化小手冊規定,簡單了解三位一體理論基本要點和大體框架結構。
4、分類并推出系列化的培訓學習工具:內部印刷品或公開出版發行書籍,企業的oa系統、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宣傳欄,幻燈片,課堂與會議室,日記本,視頻教學等培訓工具。
5、每周半天室內戶外開展娛教娛樂集中培訓;每月一次的集體活動中主題穿插培訓;"每月一星"先進學習表彰培訓;半年和年度總結培訓;晉升表彰制度激勵培訓等不一而足。
6、分級分類組建培訓師資力量:集團領導客串培訓,首席文化官高端定期授課培訓,外聘專業團隊專項培訓,公司專職培訓師常規應用培訓,人力資源部企業文化基礎講解員培訓等。
7、將三大培訓體系分層、分類、分對象、分時段培訓后進行系統化考試,考試成績必須納入到年度績效考核里去,分別占總績效比30—40——50%.
另外,考試成績還要納入到人力資源晉升的長效機制中去。這樣通過3——5年實打實地逐漸深入直至成企業的普遍習慣后企業文化的預期效果就會逐漸地顯現出來,企業凝聚力、戰斗力、主人翁精神也都會隨之得以釋放和發揮。
七、企業文化管理啟示錄
大企業是管出來的,小企業干出來的。
你改變不了老板思維,也就改變不了企業理念。
你系統不了企業文化,也就規范不了企業管理。
企業與員工互不信任的根本原因是雙方價值觀的不健康,不科學,不統一。
企業團隊沒有凝聚力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企業文化體系不高瞻,不系統,不具內在邏輯性。
企業的干部隊伍不穩定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員工和老板都沒誠信,沒責任,沒前景。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