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3年部門預算公開大幕開啟。繼廣東、北京、上海、陜西等地公開2013年部門預算,國家發改委等多個中央部委近期也向社會公開2013年部門預算。雖然公開的項目有所增加,但從整體看,大多數預算報告按功能分類,內容粗疏,普通公眾難以看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5月6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個指出,要下力氣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形成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有關專家認為,國家應制定預算公開的文本格式和標準,進一步細化支出帳目,對預算的監督問責。
【背景鏈接】
一、政策背景
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信息源:免費招聘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大力推動政務公開,重點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開和公務接待、公務車購置使用、因公出國出境經費公開,讓人民群眾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更加有效地監督政府行為。
建立公開預算體制信息源:免費人才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2013年5月6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決定建立公開預算體制下力氣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形成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總體方案。
推動財政預算制度改革
2013年3月17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推動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財政預算制度改革,優化支出狀況,更多向民生傾斜。
李克強說,推動經濟轉型要注意發揮財政、金融、價格改革的杠桿性作用,推動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財政預算制度改革,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監督財政收支、優化支出狀況,更多向民生傾斜。
《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
2013年7月,國務院公布了《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工作安排》),提出了當前要重點推進9個方面的政府信息公開,其中第二項是“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這是政府推進這方面工作的一個新舉措,社會期待著政府信息公開,尤其是財政信息公開的實質性進展。
二、落實情況
2013年4月18日,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近80多家政府部門紛紛向社會公開了各自2013年的部門預算。自2010年首次公開部門預算起,今年是中央各部門推進部門預算公開的第四個年頭。部門預算與三公經費預算一并公開更便于社會監督,內容從類到項進一步細化
2013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有很多新變化:一是今年中央各部門在公開部門預算的同時,一并公開了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二是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內容更加詳細,專門增加公開了政府性基金收入情況,公開的內容更加全面。這次公開預算,不僅把所有經費曬在百姓面前,更為地方財政預算公開、三公消費公開起到了“上行下效”的引導作用。
但是,在不少地方、部門、單位出現的問題是,預算公開或“內容粗枝大葉”,民眾看之,如墜五里云霧之中;或“項目數額巨大”,支出表述模糊,且與日常工作內容重復;或三公預算“藏頭露尾”,自己看不清,別人看不懂,純屬一本“糊涂賬”;或在“其他支出”中大做文章,暗藏玄機……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這樣的預算公布,確乃“積極響應”了中央號召,但糊弄了上級,迷惑了民眾,讓人不得不懷疑如此公布的“用意”。
【百姓怎么看】
觀點一樹立執政為民的信念才能把財政預算公開做好
和訊網網友:如果我們有關部門能真正做到“執政為公”“為政于民”,就會把“為公”“為民”當做自身的義務和責任。因為是責任,就會心中“無私”,為國為民而想;因為是責任,就會心中“無鬼”,為國為民而做。如把責任裝實于心,即使沒有預算公布統一的“格式標準”,自己也會想出一個使民眾看得清、讀得懂的“格式標準”來;如果別無他想,也不會將“受到輿論積極評價”的“三公預算”在網上公布了又拆下來,用“簡版”替代。
觀點二預算公開要細化
新華網網友:預算公開的目的在于讓公眾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什么事,從而更好地監督政府。盡管財政預算公開細化的過程永無止境,公眾也從來不奢望部門預算公開能夠像一步到位地“細致到桌椅板凳”。但如果公開的財政預算,公眾根本就不知道該從何處展開監督,那么公開部門預算的意義大概只能相當于聊勝于無。
觀點三財政預算公開不能走形式主義
新華網網友:“三公”公開本質上是讓政府部門履行責任,接受納稅人的監督。如何不讓“三公”公開在實際中走偏,變成應付領導和輿論的“形式主義”,最終需要“三公”徹底而詳細的公開。推進預算和決算公開,“三公”公開已經先行一步,接下來,繼續推進“三公”預算和決算公開,完全可以成為預算民主改革的一個切入點、突破口。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