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內江市東興區蟠龍路的羅先生,每周都會開車到市中區翔山路的一家葡式蛋撻店買蛋撻,因為“這是全內江最好吃的蛋撻,沒有之一”。
老板張桂成說經營這家小店2年多來,像羅先生一樣的熟客很多,且大多都是專程開車過來買蛋撻。現在,他擴大經營范圍給街邊報亭供貨后,每天能賣出近200個蛋撻。杭州學藝
開創手工蛋撻店
44歲的張桂成是內江東興區雙橋鄉人,之前在浙江臺州開了10多年的出租車,妻子何素英也在工廠打工。后來夫妻倆籌劃著想做點小生意,張桂成便在2010年5月去了杭州的一家點心培訓班專門學習制作蛋撻,一年后學成歸來,在翔山路開了這家幾平方米的葡式蛋撻店。
在開店之前,張桂成和妻子對多家內江蛋撻進行了“考察”。相比較而言,他覺得自家蛋撻的優勢是純手工制作,“味道比較香。”特別是吃過某西式品牌快餐的蛋撻后,張桂成有了自信心:“比他們的好吃,沒有他們的油膩,也沒有他們的甜。”信息源:免費招聘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考察”結束后,張桂成和妻子從廣州、成都等地買來保溫柜、不銹鋼工作臺、攪拌機等設備,“張氏蛋撻”正式上市。
打開 銷路蛋撻賣進街邊報亭信息源:免費人才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開店兩年來,張桂成每天早上都是七點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制作蛋撻,一直做到下午三點多。店鋪則由妻子一人看管。盡管目前自家蛋撻受到了附近居民和學生的喜愛,但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客流量始終沒有達到張桂成心目中的標準。
于是,去年10月,張桂成便把目光投到了街邊報亭上,希望能提供一定數量的蛋撻給他們。在被拒絕了十幾次之后,街心花園公交站牌附近的一家報亭終于答應售賣“張式蛋撻”。“我給他們說的是以較低的進價供貨給他們,也讓他們穩賺不賠。”據了解,一年多來,這家報亭每天能賣出七八十個“張式蛋撻”,加上翔山路的總店,冬季生意最好時“張式蛋撻”一天能賣出近200個,每月凈收入上萬。受捧
獲封“內江最好吃的蛋撻”
“老板,給我拿4個原味蛋撻。”在附近上班的鄧小姐,一走進蛋撻店便向何素英報出了自己想要的蛋撻口味。她說自己是“資深內江吃貨”,自從一年前同事向她推薦這家的蛋撻后,她幾乎每隔兩天就要過來買一次。“他們家的酥皮吃起來感覺特別好,回味無窮。”
據了解,這家店里的蛋撻總共有原味、蘋果等七種口味,價格是3元一個、10元4個,小一點的法式蛋撻是1元一個。“因為這里房租相對市中心來說便宜一點,所以蛋撻定價較低。我們都是現烤現賣,當天做的都會當天賣完,放久了會影響口感。”張桂成說。
內江十小的學生黃小瑞(音),下午放學后經常來這家店買蛋撻,每次遞過一元錢之后,都是開心的從老板娘手中接過一個熱騰騰的法式小蛋撻,蹦蹦跳跳地回家去。“味道特別好,還比快餐店便宜。”困境
因續租問題蛋撻店或搬家
由于是純手工制作,速度較慢,此前,保守、穩打穩扎的張桂成并沒有搬遷或擴大店面的想法。但最近,“按兵不動”不愿與他續簽門面的房東讓他開始擔心蛋撻店的未來。“雖然位置偏,但我現在已經賣到報亭去了,也有了很多回頭客,還想著多做幾年再擴大規模的。”
據了解,目前困擾著他的問題是,現在這個門面的租用合同是一年一簽。大約2個月前,房東聯系他和該幢樓其他門面租客,稱明年不再續租。“這幢樓本來是一個單位的辦公樓,這次期滿以后可能都不能再續租了。實在不行也只有搬了,只要蛋撻口味好,相信搬到哪里都還會被喜歡的。”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