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居高不下,女性就業尤其困難,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創業一途。只是怎樣創業才能讓你在商戰中拼出一條血路,成為人人艷羨的大贏家呢?
熱情的性格最重要
創業風潮讓不少女性趨之若鶩,卻往往忽略了創業者背后的艱辛,這樣很容易失敗。因為,只有創業者本身的熱情才能讓你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陳小姐是個上班族,因為受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毅然辭掉工作,開了個小小的咖啡廳。原以為開咖啡廳很優雅,沒想到當了老板之后,她才發現每天有忙不完的瑣事,進了一堆咖啡豆囤積著,賬單一張張來,撐了半年便決定放棄,損失好幾十萬元。
類似陳小姐的案例其實不少。“并非人人都可以創業。”輔導女性創業的臺灣青輔會第一處科長楊敏玲表示,人脈、資金、專業和性格4大部分對創業而言事關重大,其中性格又是最具影響力的關鍵:“只有意志力和韌性足夠,像打不死的蟑螂,有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決心的人,才會取得成功。”
創新有商機
“創新”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中,成為最重要的創業成功指標。
楊敏玲記得,有位女性學員想做酒市場,但臺灣酒市已經飽和,如何脫穎而出是個難題。最后這位學員發展出個性化的酒,可以配合顧客結婚或生日來訂做,這樣的創新讓她在市場上穩住了陣腳。
善用專業組合找到市場獨有的商機,也是必勝要訣。有一名學員,專長是搜集資料,她開設了一個具有獨特性的生理期網站。由于個案搜集資料的能力很強,很快就讓這個網站成為女性生理期的資訊網,并逐漸建立起知名度,3個月后,衛生棉等生理用品的廠商主動找上門來了。
有行動力還要看風險和成本
此外,創業一定要先對要做的事有詳細的認知與計劃。soho協會秘書長張庭庭將失敗的個案分為“遲緩型”和“過動型”。
“遲緩型”指的是行動力不夠,徒有一堆計劃,卻無法執行的人。曾有一名在成衣界工作多年的創業者,希望靠自己的背景做一套整合成衣界上、中、下游的產業;她的構想很多,但完全沒有付諸行動,經過1年的時間,計劃無疾而終。
至于“過動型”,則是沒有考慮風險和成本就跳下去做。張庭庭還記得有位年輕女生,聽說在臺灣西門町做生意賺錢很容易,二話不說就以3萬元租下一個攤位做起了生意,完全沒有評估當地的顧客層;后來又莽撞地頂下一個店面,結果當然是血本無歸。
張庭庭建議,想創業的人要多搜集一些資訊,尋求專家的協助,且及早準備,千萬不要當了老板才開始學當老板,以減低創業的風險。
少輸為贏,設“停損點”
張庭庭表示,網絡商店通常3個月至1年的時間可以開始獲利,實體商店則3~6個月可以回收,若是超過這個時間,除非找到可改善的調整方案,否則建議“少輸為贏”,先停下腳步,重新研究之后再出發。
要收手,對很多創業者來說并不容易,畢竟當初投入那么多成本。張庭庭提醒想創業者,投資時就要想到退出機制,意即萬一不做了,這些投入是不是可以轉手換現,減少損失的金額。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