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證券時報記者一位專攻基金業的獵頭朋友也透露,這兩年來基金業產品的持續擴容對基金經理的需求一直很大,加之一些資深的基金經理跳槽,和前幾年相比,本來應該隨著時間自然增長的基金經理平均年限,基本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北京一家知名獵頭公司的顧問則表示,目前,擁有3年以上管理基金經驗的已經算豐富經驗的“老”基金經理了,在基金公司之間頗為搶手。
雖說金融獵頭對基金行業涉入頗深,但畢竟還是圈外人,而且他們所依據的資料數據大多是自己公司的客戶跟蹤數據,這些一家之言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
讓我們再看看“圈內”的準確數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20日,已經有基金經理任職的65家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平均年限為2.38年。其中,海富通、大成、華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平均年限較長,分別為4.88年、4.37年和3.9年。而2家新成立不久的基金公司由于啟用了新人擔綱基金經理,其平均年限僅為0.08年和0.43年,1家小基金公司僅有兩名新人擔任基金經理,平均管理年限僅為0.33年。基金經理平均年限在2年以下的基金公司有24家,占比約37%。基金經理的較長年限則由匯豐晉的信林彤彤、華夏的王亞偉和華安的尚志民保持,其基金管理年限分別為12.79年、12.77年和11.36年。
由此可見,獵頭們的擔憂并非一家之言。難怪智聯招聘有獵頭顧問坦言:“我們的普遍感受是,包括公募基金在內,證券行業的人員流動性相當大!”信息源:免費招聘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盡管如此,也有基金公司的投研團隊相對穩定。記者的獵頭朋友舉例說,比如上海的興業全球基金投研一直比較穩定,“只不過這樣的公司太少。”
獵頭的“杞人憂天”其實早就是基金公司的心腹大患。其一,在業績為王、競爭日益激烈的基金行業,一方面要防著自己業績好的時候被別人挖走得力干將,另一方面又要想法設法在別家挖墻腳補充人才。其二,人力成本壓力巨大。基金公司挖到一個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不僅要以動輒數百萬的年薪吸引,還要付給獵頭一筆不菲的中介費。按照目前的行規,獵頭的中介費可以達到基金經理年薪的30%。
信息源:免費人才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