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2009-2020年)》,明確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適度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城鄉、區域和不同社會群體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統一、標準一致和水平均衡。3年多來,廣東財政部門通過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大資金投入和加強績效考評等措施,努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建設幸福廣東做出了積極貢獻。
政府財政收入全部來源于納稅人創造的財富。政府有義務、有責任把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管好用好,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更好地為人民群眾謀福利。這也是我國建立公共財政的初衷。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緊迫任務。目前,隨著地方各級政府財力的增強,財政預算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比重正在不斷加大,以民生為導向的財政政策體系逐步建立。
然而,由于公共財政理念還沒有完全深入人心,目前我們所建立的公共財政體系還不很健全。地方各級政府的“缺位”與“越位”并存,特別是在公共財政支出方面的隨意性很大。一些本來應由市場解決的事情由政府辦了;而不少有關民生的大事,政府卻沒有完全盡到職責。民生投入在少數地方政府的實際操作中常常被懸空,公共財政更多地被用于五花八門的節日工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奢侈辦公、出游培訓、重獎企業以及迎來送往的接待應酬中,對困難群體的投入不多,導致這些地方困難群體的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加劇了社會矛盾。信息源:免費招聘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看來,要使地方各級政府盡快走出“有錢搞形象工程、無錢辦百姓大事”的怪圈,就必須按照公共財政支出原則,轉變理財思路。在安排公共財政支出時,必須考慮公共財政支出范圍中各個方面的基本需求,區分輕重緩急與主次先后,考慮先安排什么,后安排什么,以體現社會公正、公平。只要市場能夠搞得好的領域,政府就不要去干預;市場不能發揮作用的領域或市場干不好的事情,政府就必須介入。比如說,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對非政府投資者的態度是:“你投資,我歡迎;你盈利,我收稅;你犯法,我抓人;你破產,我同情。”也就是說,政府對投資者的調控不是靠審批或核準,而是靠法律約束。而我們至今“政企不分”,政府官員的腦袋一發熱,動輒成百上千過億重獎企業,讓全體納稅人很受傷。公共財政是政府的財政、人民的財政,就是為了保證國家穩定、經濟增長、收支均衡、國力強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顯然,諸如關系到百姓生存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等建設事業是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理應傾斜。只有讓百姓得到實惠,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質要求。信息源:免費人才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當然,由于我國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百姓關心的問題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找準“突破口”,真正做到“辦實事、辦好事”,讓百姓滿意。這里還需要提醒的是,在加大公共財政支出對民生傾斜的同時,務必強化資金的使用管理。地方各級人大、財政、審計要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作用,堵塞“跑冒滴漏”,讓百姓真正得實惠。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