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為什么總是流產?
企業文化到底有多少副面孔?
文化落不了地,該打誰的板子?
能否給企業文化建設效果打個分?
企業文化建設為什么是一把手工程?信息源:免費招聘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為什么要為員工創造情境化的文化?
確保企業文化落地的長效機制在哪里?信息源:免費人才網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
企業文化為什么說“因為相信所以看得見”?
為什么說“組織化”是文化管理的首要問題?
企業文化需不需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企業文化為什么看起來很美、說起來很甜、做起來很難?
為什么要下工夫做文化產品?企業文化的效果能否量化?
為什么企業間的并購總是伴隨著文化沖突和融合的難題?
靠什么凝聚團隊,拿什么重喚熱情?只能靠企業文化。但沒有一位企業家不因文化問題而痛苦!文化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企業文化在公司內部能否真的深入人心,起到應有的作用,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如何使企業文化不流于形式,不淪落成“曇花一現”的流行術語,還需要我們做很多深入細致的科學研究。著名職業化教母李繪芳老師在企業做調研和咨詢的時候發現,國內很多公司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還停留在相當粗淺的水平上,尚未真正理解企業文化的根本作用。
比如一次,筆者與一位公司負責人聊天,該負責入主動談到公司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當被問及其所在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時,他回答說:“都寫在我們企業文化大綱里了。”“那具體是什么內容呢?”他沉思片刻說:“一時還真說不上來。”其實,企業文化是維系企業持續發展的。企業因為成功而產生成功要素,這些要素中,有些是保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因素,有些則帶有偶然幸運或者神奇的色彩,有些只能是短期的因素。
但無論是如何成功的,企業都會面臨一個無法擺脫的問題:如何在外部快速變化和內部不斷變革的環境中維系企業健康持續的生命?這個核心問題就是企業文化的關注點。哪些要素是必須保持的,哪些是必須摒棄的,哪些是必須提升的和補充的。比如,老員工在敘述什么,新員工在好奇什么,管理人員在教導什么,外聘人才在埋怨什么,都能從各個角度來幫我們驗證企業文化的真確性。
如何讓普通員工,比如最底層的清潔工,廣東的我不知道,像內地企業最底層的就是清潔工和保安,他們工資最低,工作時間最長,但是能否讓底層的保安和清潔工也能感覺到企業的輝煌、發展也要靠他。清潔工想如果我不把衛生做好,清潔做好,企業發展不起來,企業就實現不了第一,企業就進不了中國百強;保安想要是我不把門守好,企業就實現不了第一,要自發地有這樣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要讓清潔工和保安也感覺到,我董事長坐奔馳,他們是多么自豪,就好像是他們自己坐奔馳一樣。一旦這種感覺形成,那么你企業的價值觀形成了,這不容易。
但實際這也不難,只是大家沒有去細想。假如我家有5個兄弟,我是最小的(湖北叫老幺,廣東叫老五),老大坐的是奔馳,我肯定會到處跟同學講,我老大是坐奔馳的,我會有一種自豪感。我是企業的老大,我坐奔馳,員工為什么會沒有自豪感呢?他們應該會有的!其實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
我講的兩個例子,守門的保安和掃地的清潔工他們就有成就感。實際上大家認真想想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清潔工不掃好地,接待客戶的時候,客戶會認為企業的管理不好,管理不好,你企業的品牌肯定也不好,他就不愿意買你的產品;如果保安不盡職,讓別人把東西都偷跑了,把設備都拿走了,企業也實現不了100億。實際清潔工、保安和企業就是這個關系。
一個企業就像一個家庭,如果讓每個員工都感覺到,他的工作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多么重要,那么統一的價值觀就形成了!一旦形成,這種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就能像小平理論一樣,會改變企業的命運。前不久,李繪芳老師了解到,一家企業招了一名北大的學生,學社會學的。
因為一到企業就給他月薪6000元,所以他有一個困惑。他問經理,他說我師傅每個月只有2500元,我這個徒弟卻拿6000元,他會不會恨我?經理告訴他,這在過去的企業的的確確是做不到的,但是現在企業可以做到。為什么?因為有統一的價值觀;因為不用這種方法就招不到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因為員工認識到,雖然現在這些大學生的月工資值不了6000元,但是未來會值6萬、60萬、600萬,6000萬……對于這個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李繪芳老師這樣解釋:我們每家都有小孩子,從來不干活,但是我們總是把最好的給他吃,因為小孩是我們家庭的希望,他們長大后肯定能成大業。就是這個道理。
我在很多企業家那里都得到一個這樣的反饋和問題——我要提高人才的工資,要提高骨干的工資,員工們都有想法。我告訴他們“給骨干提工資是為了保證普通員工的工資每月能按時發”。雖然你的工資低一點,但如果不提高骨干的工資,你的低工資也可能沒了;如果提高了,你就可以每月、每年按時發,而且還會隨社會平均工資顯著增長。形成這個觀點很難。要經常講。
可見,企業文化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卻能滲入到員工的骨子中、血液里,以柔克剛,最大程度地激發人的創造力、凝聚力和執行力,確保企業產品與品牌、決策與執行、組織與管理良好運作,進而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動力,促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杰克?韋爾奇有過論斷: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戰無不勝的動力之源!可以說,美國人花了一個多世紀才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而熱衷于撰寫企業文化宣言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國內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管理應該是一個耐心和持久的工作。
但是,李繪芳老師卻在企業常看到,現在很多企業的文化建設,不是落地,而是落在了墻上,到處是口號、標語和宣傳招貼等,貼上去了,講一通,有的還要搞些活動來擴大影響,沒有考核,沒有評估,表面上看起來轟轟烈烈,但實際上,不過是徒費唇舌,沒有任何效果。
企業文化為何老落不了地?越來越多的老板認識到企業越大、越發展越需要企業文化。老板們也悶思苦想地整出了一套企業文化,掛在墻上、寫在手冊里,大會小會的講,也對員工培訓,可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多數都成了“口頭文化”、“墻上文化”、“應付文化”。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