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對于很多國企人員來說,都是職業生涯的終點。不過,對于外企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卻有可能成為另一番事業的起點。
自從惠普退休以來,惠普原總裁孫振耀一直都沒閑著,比如,作為一名有執照的飛行員,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開飛機上面,但從他目前的狀態來看,他找到了另外一片大的天空。
孫振耀曾經很享受那種作為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士”的輕松和快樂。如今,他的名片變成了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執行董事長,顯然這是他的另外一種追求。
選擇何時退休很重要
作為外企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有兩種選擇,被公司炒掉或者炒掉公司。所以,我們往往會看到職業經理人不停地在不同的公司之間更替,能夠在正值壯年的時候以退休的方式選擇急流勇退是一種勇氣。孫振耀就做出了這樣一種選擇。
自從1982年加入惠普公司,孫振耀從一名系統工程師最終成為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孫振耀走出了一條讓所有外企人士都羨慕的職業路徑。不過,在2007年,孫振耀只有44歲的“黃金年齡”,他卻選擇了退休。這曾經讓很多人都錯愕不已。
“我要感謝hp的eer提前退休優惠政策。”宣布退休之后,孫振耀發表了一篇名為“心愿”的博客,對自己選擇退休的心態做了闡述。
與很多國企老總不得不到55歲或者65歲才能退休不同,外企在體制上給職業經理人更多的選擇和保障。
孫振耀提到的eer提前退休優惠政策,正是指惠普公司對選擇提前退休,并且工作年限達到一定時間的員工,給予一定的補償,而這筆補償甚至不低于其繼續工作多年獲得的薪水。這是所有國企老總都無法享受的“獨特福利”。
到退休時為止,孫振耀已經在惠普工作了25年,25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可以驕傲地寫在自己未來的墓志銘上,“個人曾經服務于一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hp)25年,和她一起經歷過數次重大的變革,看著她從以電子儀表為主要的業務變革成全球最大的it公司。”
但是,在孫振耀看來,人生有很多關鍵節點,正如他喜歡的一本書“trigger point”,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規劃,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掌握機會,采取行動。所以他才會放棄他當時所擁有的,所熟悉的環境及穩定的收入,轉到一條自己未曾經歷過,存在未知風險的道路。
“我25年的時間都花在運營(operation)的領域,兢兢業業地做好職業人士的工作,它是一份好工作,特別是在hp。但是我不想一生都陷入在運營的領域,只是執行總部制定的戰略。我想像企業家或專業顧問一樣,有機會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決定或影響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有時甚至是靠個人的投資眼光和對市場的判斷賺錢,雖然比起做職業經理人來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但是值得一試,即使不成功,也不枉走一回。”他表示。
從答題者到出題者
外企給職業經理人提供了運營企業的平臺和經驗,也提供了豐厚的收入,因此,不少外企職業經理人在退休后選擇了更為輕松的生活。但同時,他們也有能力、有財力選擇另一番不同的事業。
“以前當總裁,必須天天決策,做選擇題,像考生;現在當顧問,是給高管們出題,讓他們回答,像考官。”孫振耀說。
離開惠普之后,孫振耀一直主要從事管理咨詢行業,比如從一開始的一家名為“企業管理之道”的咨詢公司,同時擔任多家美國和中國公司的顧問。 擔任海輝軟件執行董事長之前,他也擔任海輝軟件的獨立董事。
不過,現在的孫振耀擁有海輝軟件的股份,他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職業經理人,同時還是中國傳統概念中的“老板”。此外,他還擔任臺灣揚智科技公司董事長一職。
如果說之前考慮的是如何把公司給出的100塊錢用到極致,又或者手上的項目如何才能得到總部的批準,那么,他現在更多考慮的是,為什么要拿出100塊錢,以及這100塊錢究竟從何而來。
加入海輝軟件之后,他全面負責企業整體戰略及運營管理。2010年6月30日,海輝軟件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服務外包企業。
與很多不斷跳槽或者退休之后就歸于沉寂的經理人相比,孫振耀是幸運的,他找到了自己另一番事業,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一家企業,雖然惠普公司很理想,但不是他創造出來的,他只是建設者,藍圖是別人畫的。
有人曾經問他,如果沒有惠普的提前退休計劃,他是否會在惠普終老?他的答案是,“我還是會離開,這是個人愿望。我過了50歲以后,就開始想自己還有十年時間,要做什么。人生的初始階段,總要為生活而工作;但到了某個時間點,應該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一生才能無憾。”
信息源:中國電商人才網_www.job003.cn_雄鷹標志信息源:電子商務招聘網_www.job003.cn_雄鷹標志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