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正
北京安杰社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業 2 年
行業:服務
打造末端部落正成為商家們“趨之若鶩”的掘金地。吳方正打定做社區的生意始于十年前。
當時他在民航總局下屬的一家企業工作,一次被外派到加拿大,那里完善的社區服務讓他深受觸動。他意識到中國成千上萬的社區蘊含著巨大商機。
2004年,他創立了一家社區汽車美容連鎖公司,但因注冊問題無法大規模擴張。2009年,他把公司轉給別人,專心做全面社區服務。2011年,北京安杰社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
吳方正注意到快遞最后100米對物業的困擾,便打算做智能快遞柜。但快遞柜是重資產,幾萬元一臺,鋪一萬臺幾個億就砸下去了。囊中羞澀的他只好走迂回路線,研發了一個包裹收發系統,幫物業提高快遞收發效率。
但這沒有解決物業代收快遞的人員成本和風險問題。前不久,風投千萬元級別的注資,讓吳方正有了做柜子的底氣。不過他們只做系統和技術支持,實體則外包出去。智能快遞柜已在北京、上海等地高檔小區或寫字樓推廣。快件投入快遞柜之后,業主會收到短信通知和取貨密碼,憑密碼取件。
每單快件,安杰從中抽取5角到1元的分成。如果超過取件時間,它也對業主收費,一天3元,超過一定期限包裹將由快遞員取回。
未來,快遞柜主要營收將來自廣告。吳方正說,目前找他們談廣告的客戶很多,他計劃一個柜門廣告費100元/月。對于大客戶,他甚至考慮把部分快遞柜整體設計成公司logo。廣告費,物業也有分成。
想做智能快遞柜的公司不少,其中不乏沃爾瑪、亞馬遜等大鱷。對此,吳方正并不擔心,“快遞柜進入社區要掏進場費、電費、網費、短信費、視頻監控費、維護費,還要養人。而我們只需出短信費、系統維護費,其它都由物業出。”相比一般商家,安杰與物業的關系更密切,“它們可能解決小區1/10人的問題,但我們面向所有業主。”
事實上,智能快遞柜只是安杰進社區的一個入口,吳方正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末端部落”,把想進社區的商家聚在一起。安杰的優勢是掌握了業主的大量數據,這就好比建了一根管道,可以“勾搭”各類商家。
安杰正在與慈銘體檢談合作,除了快遞柜上登廣告,他們會幫慈銘對接物業資源。“慈銘自己在小區做宣傳,人工成本很高,負責人也不一定能對接上物業老總。我們恰恰有這個優勢。”吳方正說。最近一家互聯網公司也在找安杰,希望通過它把電視盒子引進小區。
45歲的吳方正有20多年的國企工作經歷,讓他積累了不少人脈,但想法落地并不容易。“我們的挑戰,其實是一個雞和蛋的關系,一方面我們希望掌握更多業主的信息,另一方面要跟更多商戶談合作。和商家談時,他會問你跟多少社區建立了聯系,而跟物業談時,他會問你有多少合作商家,這是個博弈的問題。”吳方正并不著急,他想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好了。而何時收回快遞柜成本可能是更直接的挑戰。信息源:汕頭人才網_www.strcw.cn_雄鷹標志信息源:汕頭人才招聘網_www.strcw.cn_雄鷹標志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