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思想與人才管理模式進行融合,通過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構建,一體化整合人才流與信息流,協同進行人才供需預測、規劃和補給,強化戰略規劃與柔性管理,最終實現人才供應鏈管理的動態優化。
人才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但多數企業不能在人才需求產生時找到可用之才,這一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是企業缺少長期的人才規劃。人才供應鏈管理,是通過系統考慮企業的人才供應與需求,整合人才管理各節點的相關機構,進行協同人才預測、規劃及補給管理與柔性管理,實現人才供應鏈一體化運作的過程,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才隊伍建設的動態優化。
一、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構建
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由人才供應網絡、人才需求網絡、人才供應鏈一體化管理中心、信息集成系統與良好的管理環境四大主體組成。
人才供應網絡包括高校集群、獵頭公司、社會個體人才、培訓機構等,企業通過長期的人才供應渠道建設,挑選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集群,并通過風險評估與考核對其進行管理。
人才需求網絡包含企業即期的用人部門需求以及遠期的人才儲備池需求。這里的人才儲備池既包含企業未來由于人才流動產生的臨時人才需求,也包含企業未來由于戰略調整所產生的人才需求,如對管理人才、高級工程師、領導接班團隊的需求。信息源:中國電商人才網_www.job003.cn_雄鷹標志
人才供應鏈一體化管理中心作為整個體系的管控者,將系統、協同、外包、柔性的管理理念深入到從戰略規劃到梯隊建設的每一步工作當中,將非核心業務流程外包給人才供應網絡中的戰略合作伙伴,把精力投入到人才規劃與柔性管理工作當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融合了企業文化因素,并以信息集成系統為技術支撐,對人才供應網絡和人才需求網絡進行協同整合,最終實現一體化管理。一體化管理是整個體系的核心部分,每一個環節能否順暢運作,與企業能否提供良好的管理環境密切相關,這里的管理環境包括科學的管控模式、高效的組織架構、順暢的業務流程、清晰的部門管理界面、健全的管理制度、競爭性的資源分配機制、包容性的戰略合作機制。信息源:電子商務招聘網_www.job003.cn_雄鷹標志
二、人才供應鏈一體化運作
人才供應鏈一體化運作包含戰略規劃、渠道建設、招募選拔、人才適職、勞動回報、梯隊建設六個模塊。這六個模塊既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實現了整個人才供應鏈條的螺旋循環管理,其中前期的戰略規劃管理和后續執行過程中的柔性管理是人才供應鏈一體化運作的工作重心。
1.協同人才預測、規劃及補給管理
協同人才預測、規劃及補給管理是人才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的核心,它要求整個人才供應鏈條上的相關機構通過協同合作,確定企業關鍵崗位人才管理體系、人才勝任力素質、人才總體規劃及后續一系列執行計劃,保證企業運營的即期人才需求與后續的快速人才補給。
(1)關鍵崗位人才管理體系的搭建。企業可以從建立關鍵崗位評判體系、關鍵人才儲備和發展體系、關鍵人才激勵體系三個方面著手,搭建關鍵崗位人才管理體系。企業從崗位的決策地位、戰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三個維度來界定關鍵人才,并將分析的數據及時整理到數據庫當中。結合企業的需求網絡,建立人才儲備體系和發展體系,保證快速補給人才,滿足企業未來用人需求。關鍵人才的激勵是對后續人才安置與繼任發展所采取的相關計劃措施,如圖1所示。
(2)勝任力素質的分析。企業需要基于公司各類戰略目標的關鍵驅動因素來分析承載戰略目標的kpi崗位,進行崗位的戰略價值分析,并得出對應的勝任力素質。該方法結合平衡計分卡原理和勝任力素質模型,從財務、顧客、內部經營流程、學習和成長四個維度出發,將戰略目標分解成多個關鍵驅動因素,并分析出關鍵人才所對應的必備素質,為后續的人才梯隊建設奠定基礎。
(3)人才總體規劃的確定。企業需要根據各類戰略目標的關鍵驅動因素確定人才總體規劃。人才總體規劃以企業總體規劃為指導,同時又支持企業總體規劃的實施,二者相輔相成。人才的問題分析、需求與供給預測、年度計劃分別與企業的戰略規劃、經營計劃、年度計劃相匹配。人才總體規劃對應產生人才補充計劃、人才配置計劃、人才培訓計劃、人才激勵計劃、梯隊建設計劃等一系列執行計劃,計劃中包含目標、政策、預算等詳細項目,便于后續落地實施,如圖2所示。
2.人才供應鏈柔性管理
如果說協同人才預測、規劃及補給管理構建了人才供應鏈條的最初靜態框架,那么人才供應鏈柔性管理即實現了整個人才供應鏈條的動態運作,滲透在以下四個執行過程當中。
(1)攬才渠道建設。企業可以通過外部攬才、內部攬才和內外部聯合攬才的模式進行靈活的攬才管理。外部攬才即把部分攬才工作放權給專業的培訓公司、獵頭公司,企業僅需要將人才需求信息及時傳遞給這些機構,由其掌握人才發展動態、替企業招攬人才。內部攬才主要是指通過深度培養,對企業的人才進行二次安置,企業可根據人才成長的需要,通過工作輪崗、集中培訓、脫產培訓等方式培養多面手,實現企業緊急用人時的內部補給。內外部聯合攬才即實現企業與高校、人才市場的合作式人才管理,采用聯合培養、入職前工作體驗的方式進行人才招攬工作。
(2)雙向人力分析、人才選拔及人才適職管理。人才供應鏈一體化運作充分融入以人為本的觀點,靈活管理人才。市場經濟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針對目前人才更加注重個人興趣和目標的特點,企業在進行人才隊伍建設時需充分考慮人才的需求與偏好,打破原有單向招聘、培訓、安置人才的管理模式,重視人才對于組織的價值觀、目標和文化的認同,并在人才、企業雙方認同的基礎之上采用專業化的勝任力素質來招聘、選拔、安置人才。
(3)人性化考核激勵與服務回報。該環節體現了考核體系的柔性化管理,將管理對象按照年齡結構特征、職位的重要程度、特殊行為事件、性格特色與創新能力等各項來進行考核體系的組合管理,在有針對性進行考核的同時,增加績效考核過程中的人才參與,激勵人才行為。這里的服務回報是指各種薪酬、福利措施、員工關系活動的激勵組合,企業根據人才偏好,有針對性地調整服務回報,注重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不斷提高人才的工作滿意度。
(4)深度培養與人才梯隊建設。深度培養與梯隊建設是促進整個人才供應鏈循環的銜接環節,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個人的能力很難達到企業戰略發展需求,企業越來越趨向于團隊培養,通過團隊帶領團隊、團隊發展團隊的方式培養企業接班人才。此外,企業還需結合人才儲備計劃,有目標地進行人才搜索與定位,并由人才供應機構管理這些人才,這樣既避免了人才閑置帶來的成本損失,又降低了人才供應不及時帶來的管理風險。
三、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實施策略
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結合了人才需求網絡與人才供應網絡,并對整個人才供應鏈進行一體化管理。為保證整個管理體系能夠動態穩定實施,企業需要系統構建、試點運作、整體推進、持續完善,除此之外還應做好理念、文化、機制與信息技術四個維度的相關管理工作。
1.管理理念植入
人才供應鏈管理理念包括系統理念、協同理念和柔性理念。系統理念是指企業從全局角度考慮人才供應與需求,進行相關人才管理工作;協同理念是指企業整合人才供應鏈條上各個機構,通過相互協作來完成整個跨時間和空間的人才管理工作;柔性理念是指企業根據外部環境變化、企業戰略調整做出快速反應。
2.企業文化滲透
企業文化營造了整個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的管理環境與落地基礎,實施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應充分融合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文化的滲透體現在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資源分配標準的設置、企業管理環境的創造、企業接班團隊的建設等方面。
3.運營機制搭建
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實施需要制訂激勵機制、合作機制以及風險機制。為促進實施進程,企業需建立健全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明晰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需要改進,推動該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持續優化;為保障實施效率,企業需建立合作機制來實現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管理和企業內外資源的集成優化管理,促進協同人才預測、規劃及補給模式的有效運行;為降低實施風險,企業需時刻保持風險意識,運用法律效力和風險評估保證企業與各個人才供應機構或每一個企業人才達成信任,更好地促進雙方合作。
4.信息技術支撐
信息技術是實施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操作基礎。人才供應鏈管理體系的動態穩定發展建立在各個節點機構高質量的信息傳遞與共享上,為此,企業需要引入信息技術,這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和提高各個節點信息交換的準確性,而且也可以減少在復雜、重復工作中的人為錯誤及由于失誤而導致的時間浪費和成本損失。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免費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