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出風頭到底好不好,后果到底有多嚴重,是職場上老生常談的話題。
我有一個十分出色的同學,上學期間就在大公司實習并創造不俗銷售業績,實習時又被一家外資企業看重,力邀她去開拓一個區域的市場,一畢業就被委以重任做了區域經理。小姑娘年輕貌美,又是天生討喜的個性,活潑開朗之余外加幾分年少老練、行事得體大方,自己又好學上進,走到哪都十分受歡迎。
最近見她,愁眉苦臉一見我就急著吐苦水,說她最近做錯了一件小事,卻讓自己煩擾很久。
起因是這樣,她最近陪老板赴了一個飯局,接待幾個美國客戶。飯桌上主賓相談甚歡其樂融融,一看氣氛熱烈,老板興致上來就多開了兩瓶酒。
年輕又有點酒量的她自然而然成了主要的接待角色,小姑娘接連喝了好幾杯,進入松弛狀態,口語說得更加溜。其中一個老美連連夸她語言流利,并趁興向老板提出,能否下周讓她一起陪同前往青島,擔任他們的向導和陪同翻譯。信息源:普寧人才網_www.plrcw.cn_雄鷹標志
看到員工親和討人喜歡,老板也高興地應允了客戶的要求。小姑娘倒也有幾分分寸,怕是飯桌上的玩笑話,太主動了落人口舌,于是婉轉地拒絕了直接留電話,同時表示,如果需要她的協助,可隨時向同在場的另一位公關部主管獲得她的聯系方式。
在她自己看來,故事到此還是圓滿大結局,她交出了一張幾乎一百分的答卷。信息源:普寧招聘網_www.plrcw.cn_雄鷹標志
問題就出在最后五分鐘,飯局結束,主賓在飯店門一一握手作別,輪到她,小姑娘有點醉意,握手之余跟那個夸贊她的老美來了一個算是熱烈的告別擁抱。
她沒想到,故事到此逆轉。
第二天一早,老板把她叫進辦公室,說早晨收到一份投訴郵件。昨天同在場的公關部主管向他投訴,希望他嚴格要求自己的下屬,在和客戶接觸時不應有“不恰當的親密行為”。
小姑娘一下懵了,在她看來,接待活動中一個飯桌后的擁抱,怎么也不至于到這么上綱上線的嚴重程度。
我問了她三個問題,一是這位客戶本應是公關部經理主要接待嗎,二是客戶一早向公關部經理要她的電話了嗎,三是公關部經理是年輕女性嗎。
答案毫不意外。與其說這個擁抱有多么嚴重,不如說,搶了別人風頭后果有多么嚴重:公關部經理不僅向客戶婉言拒絕提供她的電話,還背后踹了她一腳——誰叫你不識時務,不懂做人。
在職場上,出風頭到底好不好,后果到底有多嚴重,是職場上老生常談的話題。字面意義上來說,當然不好,在槍打出頭鳥的我國職場哲學,謙遜低調、明哲保身才是褒義詞。在很多奉行此種哲學的人眼中,出風頭幾乎與“目的性地凸顯自己、壓制他人風采而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劃等號。
可越來越多的職場小朋友才不同意這種定義,那些能力卓越的年輕人,愈發委屈不解,我什么也沒刻意做,我就是這么年輕能干、出挑惹眼,我出風頭并不是因為刻意功利,而往往是因為能力風格,怎么辦。
其實怎么說,出風頭對所有職場人來說都是一柄亦正亦邪的雙刃劍。脫穎而出的關注度和好感度人人喜歡,對優秀風采的嫉妒心也人皆有之。毫無疑問,風頭出得剛剛好才能既證明實力,又盡量避免不良反應。
風頭如何出的剛剛好,我覺得有四大注意:一看目的,真誠地表達個性比故意強調自己風采要更易被人接受;二看領域場合,在屬于你管轄控制的領域發揮能動性要更說的過去(上文小姑娘就是在這上面栽了跟頭);三看直接主管老板欣賞的風格,頂頭上司若是只欣賞低調的話,那我們只得盡量做服從型而非創新性人才;四看行事方法得當,我曾有一位大家公認在場合上高調的同事,他每次出風頭出的卻都皆大歡喜,原因在于他不僅敢于、善于跟大老板溝通,卻更善于當著大老板的面當眾夸贊其他人。
當然,出的風頭如果多是交際風頭(雖然這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業務能力),難免被人記恨(極有可能被老板記恨),業績上的優秀資本還是更穩妥有說服力,與其做一個因為出風頭被記住的人,不如做一個因成就自信而驕傲的人。
至于小姑娘被同性記恨年輕出眾,這個世界級難題似乎難有解決方案。做好上述工作之余,我還建議她,寫一封誠懇的道歉郵件,向投訴她的女主管表示感謝,感謝她“善意地提供了職場前輩的從業經驗和對她的關注”,被人批評也是一種積攢關注度的能力,更是自省和進步的源泉。
信息源: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rcxx.com_淘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