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上班生活成本節省近七成本報訊 物價推高生活成本,面對平均起薪為2500元左右的月收入,為了節省近七成的生活開支,長沙的職場新人在這個春季忙著找份家門口的工作,或者因為工作而再次搬遷。瞿夢潔去年從湖南女子...[閱讀全文]
2013年12月13日,國展,求職者在看招聘信息。北京市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統計顯示:2014年北京地區應屆生將突破23萬人,比2013年約增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數量將達7.9萬,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7000人。自2010年后,北京地區研究...[閱讀全文]
近日,某知名人才網站展開了“3.15職場騙局大調查”,結果顯示,76%的職場人遭遇過求職騙局。其中四成人是在走出校園以后求職時被騙,還有三成是在第二次求職時被騙。56%的人認為“求職心切”加上“粗心大意”是求職被騙的主要原...[閱讀全文]
三百六十行,總會有你想象不到的行業。職業打假人這個一直游走在社會邊緣的行業,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而應運而生,已經經歷了20年的演變,從事這一活動的人們早已從單兵作戰演變到公司化運營階段...[閱讀全文]
“你有沒有男朋友?”寧波大學的劉萌剛剛把簡歷投給一家石化公司,公司的招聘人員就拋來這個問題。3月15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綜合招聘會上,劉萌被這個怪問題弄得很郁悶。在劉萌表示沒有男朋友后,招聘人員張...[閱讀全文]
據《i時代報》報道,當“二胎”遭遇職場,“生”還是“升”,成了不少80后女白領的兩難選擇。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單獨二孩”政策出臺,也使職場媽媽不再“篤定”:應聘、升值,HR先問“打算生二胎嗎”;部分企業甚至考慮調整人事架構,減少育...[閱讀全文]
在北京林立的樓宇中,活躍著一群“飛檐走壁”的人,他們常年在離地幾十甚至幾百米的高空作業,一條懸掛坐板的作業繩外加一條系在腰間的安全繩是他們的“生命線”。這些人身穿防水工作服,頭戴安全帽,手中變換著抹布、毛頭、刮水...[閱讀全文]
昨日本報A11版《下班須準時打卡很美 打完卡接著加班郁悶》見報后,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多家銀行職員紛紛吐槽稱,加班幾乎成為常態。東莞農行虎門支行的一名職員說,有員工因為難以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而辭職,但老員工走了,銀行...[閱讀全文]
隨著教育產業化的興起,高校不斷擴建和擴招,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造成了大批高校人才“過剩”的局面。甚至有統計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 大學生中,有近60萬人處于待業狀態。大學生畢業即意味著失業,畢業后找不到符合自己要...[閱讀全文]
5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對求職者設置性別、民族等條件,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不得將畢業證書發放與高校畢業生簽約掛鉤。通知...[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