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成長的邏輯就市場經濟發展背景,臺灣企業顯然比大陸更長,但臺灣學者更愿意強調過去20年里,臺灣企業獲得的三大機遇:一是大陸市場的開放,二是躋身高科技時代,三是政府特許經營權的釋放,如:金融、電信、各類官股向...[閱讀全文]
企業文化體系主要包括以宗旨使命、愿景為源頭的公理系統;以人性善、惡、愛心、責任為基本認知的假設系統;以文化價值要素的組合而形成的理念系統,包括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等;在此基礎上,演繹出企業價值判斷和價值分配...[閱讀全文]
企業文化,很多經營者都認為是虛的,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大多企業的企業文化往往是由一個人在一個小時之內按照自己的標準總結出來的,當然這樣造出來的企業文化是由很大問題的,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企業文...[閱讀全文]
一個朋友說,我辭去了總經理的職務、離開公司后,董事長兼任了總經理,對我原來手下的工作風格看不慣,不少人辭職了。我也不知道,我們兩人的管理風格,最終哪個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有好處。另一個朋友說,我是一個性情比較溫和的...[閱讀全文]
提起企業文化,企業的管理者,包括企業決策層,在向內部員工和外界談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使聽者“云里霧里”,最后搞得被聽者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該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雖然感覺上去是“虛”的東西,屬于“精神層面”上的范疇...[閱讀全文]
在競爭的壓力下,很多中國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并開始有意識地從職能型文化向流程型文化轉型,以適應市場變化和競爭的需要。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有很多,1000位管理學家可能會有1000個定義,在Hay(合益)集團大中華區...[閱讀全文]
通常那些不愿意與人分享知識與經驗的員工總會被企業所忽視、未被晉升或被打入“冷宮”。只有當人們的價值觀建立在彼此的觀點之上,并愿意與別人分享時,才能使集體知識在企業中的杠桿作用得以發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企業...[閱讀全文]
企業文化是一種盡管繞的最遠,反過來卻是最有效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影響是通過企業文化與管理體系的互動形成對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施加強有力的導向和支配作用,這正是文化管控相比其它管控執行手段高明的地方...[閱讀全文]
標語:1、人資行政:耐心對待每一個問題,嚴肅對待每一項制度,細心對待每一件事情,愛心對待每一位同仁Every problem needs to be patient, every system be strict, everything be very careful, and every colleague ne...[閱讀全文]
7月4日大北農董事長邵根伙的妻子莫云陷入“竊種”事件,即刻引起行業內外高度關注。受此負面消息影響,大北農股票也在7月4日下跌3.4%。7月8日大北農回應稱莫云的確為邵根伙的妻子,但其已經在2008年10月從公司離職。7月7日,大...[閱讀全文]